歲末年初,正是“開門紅”拔高業績的關鍵時期。
正所謂“船到中流浪更急”,由于今年過年較早,“開門紅”打到1月20日左右也就接近尾聲。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啟動會、答謝會、產說會等等,活動一個接著一個,如火如荼。
但談到對這屆“開門紅”感受,不少市場一線人士都給出了“從業以來最難”的感慨,表現在使出了“洪荒之力”,取得的效果卻不如人愿。
根據行業交流數據顯示,壽險老七家“開門紅”首爆日并不理想,個險期繳增長四負三正,頭部三家皆為兩位數負增長。
事實上,因為預計到大環境下這次“開門紅”會不容易,各家公司、一線代理人也都采取了各種措施——
有的內勤外勤全體出動,加班加點,做多活動頻次,做精活動內容,做新活動體驗,力爭以更多的活動量取勝;
有的則兩手抓,一邊搞活動,一邊搞增員,意圖不僅活動帶業績,增人也能增業績。
那么,目前市場一線戰況到底如何,基層隊伍有什么說法,能否打勝這場“開門紅”呢?
近日,《今日保》連線多位一線將士,透過他們的視角和體會,探尋這屆“史上最難‘開門紅’”的最新動態。
1
-Insurance Today-
戰績如何?
達成目標者少,達不成目標者眾
兩極分化,打得好的件均非常高
“開門紅”至今,戰績如何?《今日!愤B線一線團隊長發現,達成目標的很少,達不成目標者眾多。
一家大型險企華中某分公司資深總監林新表示,今年客戶錢袋子捂得很緊,他的團隊無法達成“開門紅”目標。他坦言,“開門紅”至今,他協助完成的百萬大單有6件,目前團隊達成的規模保費有7000萬元,而這僅達成了“開門紅”目標的一半。
“按照這個進度,預計整個‘開門紅’規模保費能達成8000萬就已經不錯了!
大型險企華東某分公司資深總監衛佳也對達成“開門紅”目標沒有信心。
“目前我的保費是差一點不到1000萬,但距離2500萬的“開門紅”目標還差一多半。”
大型險企東北某中支部經理劉華也表示:
“我的業績不行,我的目標是100萬,但到現在僅完成40多萬,還不到一半,能否達成目標不好說!
一家中型險企華中某分公司總經理陶剛說,這次開門紅業績較差,預收率目前僅為60%。
雖然被問及的大部分團隊長都表示應該完不成“開門紅”指標任務,也有很少人表示能夠達成目標,但不能做更多了。
大型險企華北某分公司資深總監關江說,按照目前節奏正常推演看,“開門紅”目標應該能夠達成。
“我這個團隊績優人員比較多,MDRT也比較多。但今年也確實遇到了困難,現在看完成任務沒問題,但不能像往年超額那么多了。從整個公司來看,也是大不如往年,今年我們公司僅出了一張千萬的大單,大單件數比往年減少了很多!
不過,今年“開門紅”有個兩極分化的現象引人注目,林新說:
“今年‘開門紅’大家都感覺打得很艱辛,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打得好的件均非常高,單子非常大,打得不好的,活動率很差、達成率也很差!
劉華的經歷也驗證了上述“件均高”“兩極分化”的說法——排名全國第一的一家分公司的高級經理僅出單2件保費就將近3500萬;排名第二的分公司業務經理出單4件就超過2000萬。
2
-Insurance Today-
困境突圍動作
“拉滿情緒價值”各種活動搞麻了
外資險企也搞業務競賽不再“低調”
本來定價利率下調,產品的吸引力就下降了,加之經濟下行,人們花錢又更加謹慎,讓此次“開門紅”壓力重重。
為突破困境,一線將士紛紛通過高頻次的答謝會、產說會、旅交會、養老社區體驗等,加大活動量,廣撒客經網,以期吸引更多的客戶促成保單購買。
林新告訴《今日!,隨著市場的變化,保險營銷邏輯也不斷變化且更加多元,從專業營銷、勤奮營銷再到情緒價值營銷,現在情緒價值營銷是排在第一位的。
“必須對客戶有情緒價值,客戶才會給機會讓你去了解。所以現在每個人都在做這種活動式的營銷,讓客戶高興,然后才能有機會去了解客戶,體現自己的專業價值!
一家機構內勤吐槽說,今年“開門紅”自己主持三四場啟動會,數十場客戶答謝會,人都已經麻了。
另一家大型機構華中某分公司資深總監張杰說,連續好幾個晚上,他都在和團隊伙伴們舉辦產說會!艾F在這種形勢,大家必須加倍努力去干,這總比徒然增加焦慮要好!
日子不好過,往年十分矜持的外資險企也加大了“開門紅”聲勢。一家外資險企代理人說,與往年的低調不同,今年公司也加大了“開門紅”力度,出臺了各種加傭政策和業務競賽方案。
“公司還開始搞實時業績播報,業績不好,內勤就要找談話!
除了舉辦各種活動、加傭競賽,還有一些險企機構、代理人團隊還抓住個養產品出臺的契機,開展職域營銷,深入企業辦公樓為白領員工們講解個養產品,積蓄客戶資源。
3
-Insurance Today-
增員納新觀念分化
有的“增員100多人”很高興
有的認為“招募邏輯變了”不再突擊增員
除了增加活動量、出臺激勵方案刺激產能以外,有的公司還同步啟動增員活動,將納新作為增長引擎。
一家大型險企華中某分公司于12月中旬啟動了增員季活動,場面爆燃。這家險企的其它省分也推出了招聘咨詢顧問的增員廣告,準入標準要求大專及以上學歷,待遇方面有六險二金、節日福利、員工體檢、高溫補貼等。
據了解,一家大型公司的省分公司,一線市場增員100多人,而且以年輕人員為主,省分總經理對此表示非常高興。
對此,一位大型險企某分公司資深總監認為,當前增員情況并不理想,如果一下子上了很多人,很可能采用了一些非常規手段,或者說這些增員未必真實。
另一家大型機構華西某分公司高管程飛也說,往年“開門紅”風起云涌般的突擊式新增隊伍已經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常態化增員。
“有時候一家中支一個月都增不到一個人。這樣的局面除了有客觀因素影響以外,還有主觀因素,比如團隊長、大績優在增員時會主動篩選,只增有質量的人。”
大型險企華北某分公司資深總監關江說,一般保險公司增員是在二、三季度,一季度做增員做得一般,因為大家的精力都在琢磨業務達成的問題,增員方面就是常態化增員。
“我們有一個團隊,三季度、四季度增的人也不少,結果‘開門紅’很多新人都開不了單,壓力很大。因為現在市場在變,客戶在變,業務模式也在發生改變,在選擇不一樣的業務人員。”
關江認為,現在增員招募邏輯變了——從流量模式轉變為質量模式,要遵循職業規劃的供需平衡邏輯,探討透徹真正的需求與供給才可達成共識,接下來要有成長路徑的認同才能提升賽道轉換成功概率。再往后,還要有職業化開拓市場的定位,以專業化奠定職業生涯,才能走穩走好走遠。
陶剛說,按照新“國十條”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各家公司增員都在學歷上有了一定的門檻,比如自家公司要求是大專以上學歷。
“按照這個標準,我們地區要想增員大專以上的人就不太好增,因為大專以上本科學歷的人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設立這個門檻兒,等于攔了一部分人進入到保險業。”
這家中型險企總部高管告訴《今日保》,目前增員效果一般,“開門紅”資源更傾向于業務。
4
-Insurance Today-
“開門紅”業績全年占比會否下滑?
統計口徑不同 占比也不同
百分之六七十、三四十都有可能
最難的“開門紅”業績不如意,是否意味著“開門紅”業績在全年保費中的占比會同步下滑?
考慮到歷來“開門紅”在壽險公司全年業務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開門不紅”也很大程度上預示了整個一年的走勢,如果全年走勢不好,“開門紅”在全年保費中的占比也不一定會下滑。
至于不同公司“開門紅”全年占比情況,很大程度上跟統計口徑有關。
一家中型險企華中某分公司總經理勇峰認為,說到占比問題,這涉及到保費數據的統計標準問題。
“有些大公司公司,自11月左右,從系統中就進入到2025年‘開門紅’了,那么這類公司的‘開門紅’可能就已經完成全年任務的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高,占比大幅度領先其他公司。
而另一類公司,必須是1月1日承保以后才算到2025年‘開門紅’,這類公司占比就比較少。所以占比各不相同,一般來說我們公司一月份‘開門紅’業務占比全年大概在百分之三四十左右!
另一家大型險企華中某分公司高管騰飛的說法也驗證了上述計算方法:
“我們公司從10月中旬打‘開門紅’開始,直接計入2025年‘開門紅’業績。但現在壓力挺大,能否完成目標任務還不好說,所以業務占比也要看最終目標達成情況!
上述大型險企華北某分公司的資深總監關江直言:
“正常有體量的團隊,‘開門紅’最多只占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我們往年就是這樣,三個月干百分之四五十的活兒,然后后邊兒九個月干剩下的50%的活兒!
他認為,僅打一場“開門紅”就能完成全年任務,那一是說明全年業績基數很低,二是團隊很小。
后記
厚利時代過去了
“以前還可以,今年太難了”
“從業19年了,2024年下半年基本躺平了”
“今年‘開門紅’一下子感覺行業就要完蛋了”
“作為6月入職的新人,‘開門紅’很痛苦,天天讓交押注金,交了完不成錢就沒了,不交做了業績沒有方案獎勵,搞的人很疲憊”
“一邊說是來創業的老板,一邊又逼著開單,不開單就掉編。說好的長期主義呢?”
——
透過內外勤、新老代理人的吐槽,可以感受2025年“開門紅”的艱難,以及壽險轉型之難,陣痛之巨。
一位機構內勤說,為了開單,這一時期公司狠抓出勤人力,但“開門紅”能開單的就那幾個績優,本來傭金就降了,還要應對各種考勤,弄不好過完年又有好多人不來了。
一位資深總監說,“報行合一”之下,代理人傭金下降,但客戶支出、經營費用在增加,兩頭兒擠利潤更薄了。
正像這位總監發出的疑問——“這是否意味著保險開始從超額利潤主導的時期轉變為均衡利潤成為常態的新時期?”
這對于代理人團隊亦然如此,如果說過去幾年的保費階段性的蓬勃爆發讓太多人賺到了超額利潤,那么未來將進入均衡利潤時代。
如何走入更可持續的均衡利潤時代,要生存要發展,要轉變,但怎么變?這是屬于行業共同的考卷,唯一肯定的是一定要改變了。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郵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