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傳統險、分紅險和萬能險的預定利率和最低保證利率上限已下調至2.5%、2.0%和1.5%。 ]
回望過去一年的保險業,人身險負債端憑借傳統型儲蓄產品的長期保本屬性和利率下行的預期,繼續趨勢性地正增長;投資端則仰仗于三季度的一波行情令凈利潤重現亮眼表現;頂層設計上則有“國十條”3.0版為保險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保險業正在走向資產和負債良性共振的美好前景,但仍有諸多深層次的問題困擾著行業發展,例如,個險改革將如何進展?利差損風險是否緩解?
今年保險業發展中的機遇和挑戰值得我們關注,而部分趨勢已經清晰起來。
人身險產品負債成本還會下降嗎
這個答案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幾乎是肯定的。
在人身險行業利差損的陰霾之下,為降低負債端剛性成本,2023年及2024年監管連續兩年下調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也成為近年來行業最大熱點之一。
目前,傳統險、分紅險和萬能險的預定利率和最低保證利率上限已下調至2.5%、2.0%和1.5%。招銀國際表示,傳統險預定利率已是歷史區間下限,與1997~2012年相同。
盡管如此,在長期國債利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今年或還將調降。這背后,一個關鍵的政策預期在于,2024年8月發布的《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中明確,需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參考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長期利率,確定預定利率基準值。達到觸發條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場化原則,及時調整產品定價。這項大概率在2025年落地的政策將使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隨市而動”。
“我們預計2025年壽險行業降本動作有望延續,這來自行業主體自發以及監管要求兩方面的推動,包括險企自發費用控制以及各類費用監管進一步加碼;還有定價利率進一步下調的可能性。”根據中金公司預計,上市中資壽險公司當前存量負債打平收益率處于2.2%~3%之間,考慮到傳統險定價利率調整至2.5%、分紅險占比或有提升,以及持續的費用管控,2025年開始,上市中資壽險新業務對于整體業務打平收益率的攤薄效應將較過往更加明顯。也就是說,人身險產品的整體負債成本將邊際下降。
分紅險能否站上C位
分紅險似乎成為行業在低利率時代降低剛性負債成本的必然選擇。多名大型險企高管表示,分紅險占比將在產品結構中大幅提升至五成以上。而在去年9月發布的“國十條”3.0中,推進產品轉型升級,支持浮動收益型保險發展也作為一個重要方向被強調。
不過,從去年9月末分紅險預定利率切換的時點及之后的表現來看,分紅險并未出現可以與增額終身壽這樣的傳統險相比肩的熱潮。
“由于傳統險較定期存款利率仍有一定優勢,而分紅險相比傳統險銷售難度明顯更大,所以目前部分保險公司內部對于主推分紅險還是傳統險仍有分歧,同時分紅險對于銷售隊伍要求也較高,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培訓和轉化?!币幻kU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不過,2025年,分紅險顯然在保險公司業務結構中的占比會越來越高。平安非銀表示,主要上市險企2025年“開門紅”在監管鼓勵和公司主動調整的雙輪驅動下,長期分紅型保險產品成為較多公司的主力。但據第一財經了解,也有險企“開門紅”同時主推傳統險和分紅險。
中金公司預計,不同公司分紅險業務占比將存在一定差異,取決于保險公司推廣分紅險的決心和力度,包括公司開始推廣分紅險的時間先后、內部資源對于分紅險的傾斜程度、對于分紅險占比的考核力度;公司歷史上的分紅實現率以及當前的分紅特儲對未來實現率的支撐程度;以及過往代理人改革的成效,這一點可能在后期成為影響各家保險公司分紅業務占比的因素之一。
而在分紅險占比提升的情況下,多名業內分析師預計產品價值率會提升,并由此有望在高基數下拉動2025年保險公司新業務價值的增長。
利差損風險降低了嗎
近兩年,利率下行帶來的利差損風險成為懸在保險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挑動行業的神經。經過了風險管理和各類措施之后,行業利差損風險降低了嗎?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監管連續兩年下調預定利率及建立起預定利率“隨市而動”之后,保險新單的成本壓力顯然將有所緩解。而對于存量負債來說,2024年三季度的一波行情推高了各家保險公司的財務收益率,能夠較好覆蓋負債成本?!?024年我們公司利差損風險已經不大了,但不排除某些過去比較激進的公司還有較為沉重的包袱,同時也要看未來低利率環境下,各家公司資產負債匹配和大類資產配置的情況。”一名中小保險公司投資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
至于2025年投資端壓力情況如何?業內有著不同的看法。
國泰君安表示,隨著新單負債成本的下移,預計保險公司投資端壓力有望邊際緩解。平安非銀亦認為,2025年10年期國債利率中樞或進一步震蕩下行,但空間有限。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增強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和多元化配置是在投資端求解利差損風險的關鍵。在此背景下,長期國債及高分紅權益資產將會是增配的方向?!霸诶氏滦兄芷谥校瑑炠|二級權益類資產配置的戰略價值凸顯,疊加近期監管對長期資金入市的導向,新形勢下險資如何增配優質權益資產成為重要議題?!?span id=stock_sz002673>西部證券表示,在新準則下,高股息和長期股權投資或是險企未來的權益配置方向。也基于此,2024年以來,保險公司在二級市場上頻繁舉牌A股和H股上市公司,共發生18次舉牌。
但有業內人士建議,需要進一步打通長期資金入市“堵點”,例如,進一步優化高股息股票等權益投資的償付能力最低資本占用等。
另外,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低利率環境下,用境外投資來進行多元化配置也是一大方式,而“國十條”3.0中也提到“穩慎推進全球資產配置”。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預計短期內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額度將繼續搶手。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