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許爽 廣州報道
曾經競相追捧的險企股權,如今卻頻頻被掛牌轉讓。
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北京產權交易所、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天津產權交易中心2024年已掛牌至少16個保險機構股權轉讓項目。自12月份以來,已有中銀三星人壽、永誠財險、國任財險、江泰保險經紀等保險機構或者保險中介機構的股權被登記轉讓。
從上述16個掛牌項目來看,不乏多個能夠持續盈利的保險機構,而已透露轉讓方企業信息的15個項目中,有14個轉讓股權的股東為國有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而從交易進展來看,險企股權遇冷、轉讓底價走低已成常態。
年內多個盈利險企被央國企掛牌轉讓
2024年12月中旬,中航集團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持有的中銀三星人壽24%股權,轉讓底價為18.15億元,要求一次性支付價款,保證金為5.44億元。
據了解,中航集團為中銀三星人壽創始股東,持有中銀三星人壽股權超19年。從中銀三星人壽過往經營情況來看,盡管成立初期,由于分支機構以及資本較少等因素,中銀三星人壽前身中航三星人壽保費增速較慢,且連續十年虧損。但隨著2015年中國銀行入股后,中銀三星人壽發展步入快車道,自2017年以來一直保持盈利狀態。截至2024年三季度,在資本市場整體回暖等因素推動下,中銀三星人壽凈利潤5.37億元,創下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而在被掛牌轉讓股權的項目中,像中銀三星人壽這樣經營業績良好的中小保險機構并不是少數。例如,連續18年盈利的華泰保險集團在2024年7、8月接連被股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東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掛牌出讓股權。
連續6年保持盈利,且凈利潤穩步提升的國任財險則在今年11、12月被股東方掛牌轉讓股權。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國任財險凈利潤2.18億元。此外,連續5年保持盈利的永誠財險亦同樣在2024年4、11、12月,被股東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南方電網資本控股有限公司掛牌出讓對應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天津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16個保險機構股權轉讓項目中,除去北京人壽股東北京供銷社投資管理中心為集體所有制企業,余下已透露轉讓方企業的14個項目中,轉讓股權的股東均為國有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國資股東聚焦主業
上述保險機構主營業績穩定、經營發展向好,為何一眾央國企仍要選擇退出?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央國企響應國資委“聚焦主責主業,嚴控非主業投資”的文件要求,而保險并非許多國企的主營業務,按照要求,要轉讓所持保險機構股權。
2023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印發的《國有企業參股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要求,國有企業堅持聚焦主責主業,符合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嚴控非主業投資。同時,除戰略性持有或培育期的參股股權外,國有企業應當退出5年以上未分紅、長期虧損、非持續經營的低效無效參股股權,退出與國有企業職責定位嚴重不符且不具備競爭優勢、風險較大、經營情況難以掌握的參股投資。
在上述掛牌轉讓項目中,亦有不少中小保險機構出現經營波動的情況。例如,誠泰財險近年均維持千萬級凈利潤,但2023年凈虧損2.37億元;北京人壽除了2023年盈利1191萬元以外,往前5年已累計虧損超過7億元。
2023年11月,國資委黨委擴大會議強調,中央企業開展金融業務的目的是探索產融結合,實現以融促產,推進實業更好發展。國資央企要堅持回歸本源、聚焦主業,著力嚴控增量,切實優化存量,立足發展與企業產業特點相符合、主業需求相配套的金融業務,提高為主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業務占比。
2024年6月,政策進一步加碼,國資委開始嚴控央企涉足金融業務。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明確,從嚴控制增量,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該要求被市場稱為“退金令”。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主任周麗莎表示,對于非金融類央國企而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做好主業,這將利于央企等國資背景的企業進行資產優化和結構調整,以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
中小保險機構股權轉讓遇冷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多個中小保險機構股權轉讓單價一路走低。
2024年11月,國家電投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2.62億元的底價掛牌出讓永誠財險6.57%股權,約合1.83元/股;12月,南方電網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亦以1.11億元的底價掛牌出讓永誠財險3.28%股權,約合1.55元/股。
2024年7月,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華泰保險集團660萬股股權(占比0.1641%),底價為10.80元/股;8月,東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則在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以每股10.80元的底價,轉讓相同份額。
與此同時,保險機構股權“難出手”亦是當前一大特征。2023年11月,誠泰財險股東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以1.56億元的底價掛牌轉讓3.18%股權,折合每股價僅為0.82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誠泰保險凈資產82.60億元,而2023年同期為76.91億元,這意味著誠泰保險的股權亦面臨折價轉讓的情況。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小險企股權成交難的背后因素復雜,既有資本市場波動、行業未來預期不明確、多家股權扎堆釋放等因素,也有監管趨嚴、對股東資質要求提高等行業規范要求。同時,保險市場競爭加劇,各中小險企盈利能力差異亦是市場投資者的重要考量。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