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惠民保產品迭代中,整體表現出“保障提升”“責任多元”的特點。
惠民保走過了第五個年頭,已從爆發期走入了穩定發展期。
在近日舉辦的第四屆復旦大學普惠保險與創新論壇上發布的《2024年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知識圖譜》(下稱《知識圖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全國共推出298款地方性惠民保產品,其中今年新增產品數量為12款,較去年的29款進一步放緩。
不過,現存的298款惠民保產品仍迭代不停。《知識圖譜》統計發現,在傳統惠民保產品迭代中,整體表現出“保障提升”“責任多元”的特點。
產品數量增速持續放緩
“在2020年爆發式增長之后,近幾年惠民保市場產品增量明顯回調,市場增速趨穩。”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表示。
《知識圖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推出298款地方性惠民保產品。新增產品數量在2020年達到頂峰后逐漸回落,近五年來從2020年的97款一路下滑至今年前10個月的12款,市場增速降為4.20%。

相較于2023年《知識圖譜》的統計,今年惠民保停售產品由73款增加為99款。停售產品分布在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地區停售產品數量不同。其中,湖南省停售產品最多,為16款,江蘇省停售產品次之,為15款。
《知識圖譜》分析稱,停售主要由于產品合并運營、新產品承接替換原有產品等原因。超過60%的停售產品存續時間為1期,產品運營時間越長,市場表現越穩定。運營3期及以上的產品停售主要原因為新產品的承接。
許閑認為,總體而言,“城市定制”惠民保市場依舊可為,目前134個地市惠民保正常運營。省級行政區中,除西藏和港澳臺地區外,其他地區均有省級統籌或城市定制產品運行。
迭代主要關注這些方向
許閑認為,盡管新增產品數量有所下降,但是存量的近300款惠民保當中依然蘊藏著不少創新的趨勢,其中一大重要特征就是新增產品的種類更為豐富。《知識圖譜》數據顯示,從今年新增的12款產品來看,有58.33%的產品為傳統惠民保產品,而其余產品則包括互聯網門診類、特定群體類、綜合責任類惠民產品。
同時,《知識圖譜》統計了當前運營的最新版惠民保產品相較于上一年度的變化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度傳統惠民保產品迭代仍然聚焦“十大方向”,包括費率、版本、參保人群、保額、免賠額、賠付比例、責任類別、藥品及適應癥、增值服務變化,以及提供續保優惠。
“惠民保整體迭代表現出‘保障提升’‘責任多元’的特點。”許閑認為。
十大迭代方向中,產品迭代最關注的是免賠額調整、特藥目錄和適應癥變化以及提供續保優惠,整體導向為吸引更多的參保人繼續留存在項目中,提高產品可持續性。
《知識圖譜》數據顯示,免賠額變化的產品中有97%的產品為降低免賠額。賠付比例變化的產品中,63%的產品涉及不同責任賠付比例的提升。保險金額變化的產品中有85%的產品為提高總保額。責任方面,惠民保產品本身在三大責任及質子重離子責任、CAR-T責任、罕見病責任之外,逐步探索將更多的風險納入保障范圍。例如,增加了重疾給付責任、港澳藥械通費用、救護車急救費用等責任。
《知識圖譜》特別提到,惠民保責任中非常值得關注的變化是醫保外住院責任的覆蓋面顯著提高。2021年知識圖譜的統計中,醫保外住院責任占比僅為27.14%,經過了5年的發展,包含醫保外住院責任的產品占總產品的比重已經達到83.43%。此外,醫保內住院責任和特定高額藥品責任覆蓋程度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惠民保在罕見病保障中發揮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討論、受到了更多的重視。但由于罕見病治療費用高、過往數據積累不足等特點,惠民保對罕見病的保障方式為“有限責任”疊加“分層保障”,處于罕見病保障探索初期。
許閑表示,許多惠民保產品針對不同人群、不同保障需求開發了升級版產品。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開發升級版后,各地對于基礎版的更新迭代不太重視,責任設計過于基礎,需要警惕惠民屬性改變的問題。
對當地商業健康險市場存正向促進作用
事實上,在許閑看來,惠民保誕生至今,以“不限年齡、不限職業和不限既往癥”的普惠特征,將低收入、非標體、新市民等群體納入保障范圍,推進了我國醫保、醫療、醫藥“三醫”協同聯動的進程。
“我們看惠民保的發展,不只要看惠民保本身,也要看惠民保對于當地保險市場的影響。雖然惠民保對于部分傳統業務有擠出效應,但我們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總體而言,惠民保對當地商業健康險市場是存在正向促進作用的。”許閑說。
許閑團隊利用《中國保險年鑒》數據,結合各地惠民保的首次推出時點,研究發現惠民保推出后,當地的承保險企在本地的商業健康保險年保費收入趨勢相較其他公司平均提升約15%,且這一提升作用在惠民保推出首年最為明顯。
此外,許閑團隊利用重疾險保單層級的大樣本微觀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對于惠民保引入特藥責任的城市,特藥責任對當地新投保重疾險的投保人選取的保險保額也起到了正向的促進作用。
“以上結果表明,惠民保除了以低廉的價格為更多民眾提供健康保障,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和篩選作用,讓真正更需要保障的投保人自發選擇更高的商業健康保險保障,促進了社商融合的進程。”許閑說。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