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保險保障供給 提升中長期趨勢研判能力
保險業探尋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記者 韓宋輝
保險業新“國十條”已出臺兩個月有余。上海證券報記者獲悉,兩個多月來,學界業界積極研討保險業新“國十條”,共同探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業內人士表示,與過去更多追求行業自身發展的速度不同,保險業未來發展要更多融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通過豐富保險保障供給、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來筑牢經濟安全網、社會保障網和災害防控網,在發揮好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的過程中,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豐富保險保障供給
業內人士表示,在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人們對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要求不斷提高,多元化的養老保險、健康保險需求正在加快釋放。
“保險業應加大商業保險產品與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銜接力度,創新更多適配人們健康管理和養老資金規劃的保險產品,提升人們的健康保障和養老保障水平。”業內人士表示。
同時,針對我國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各類災害多發的特點,業內人士認為,保險業應該豐富巨災保險保障形式、創新保險產品,且從事后理賠轉向事中事前預防,減少人們的生命財產損失,提高全社會整體抗風險能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自然災害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232億元。業內人士表示,從全球平均水平看,重大災害事故的損失補償中,40%左右由保險業承擔,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10%左右。保險業在完善國家應急保障體系方面還應發揮更大作用。
此外,業內人士還表示,在共建“一帶一路”、服務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保險業都應發揮獨特作用,探索提供一攬子風險管理與金融服務方案。
發揮長期資金優勢
保險資金具有長期限、跨周期、體量大等特點,是天然的長期資金。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資金應發揮好這些優勢,當好真正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推動資金、資本、資產良性循環,支持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新質生產力等重點領域發展。
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保險業資金運用余額32.15萬億元,同比增長16.06%。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保險資金長期股權投資約2.8萬億元,占比約8.7%,還有提升空間。截至8月末,保險業已通過債權、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2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2%。
與此同時,保險業需提升中長期趨勢研判能力。一位保險資管人士表示,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期限長、跨越周期屬性強、不確定因素多,保險業需加大產業金融、科創金融、風險投資等方面的人才培養,提升中長期趨勢研判能力,才能推動長期股權投資更好落地。
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圍繞保險業新“國十條”釋放的發展機遇,保險業尤其是頭部保險機構已在積極部署,通過將自身發展戰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高質量轉型。
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蔡希良表示,保險業是市場化的風險管理者,也是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重要提供者。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國人壽集團直接投資實體經濟的存量規模達到4.6萬億元。公司將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
中國人保黨委書記丁向群表示,中國人保將持續主動融入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深化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保險公司專業隊伍優勢,加強產品服務創新、技術研究和跨行業合作,推動巨災保險在保障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中發揮更大作用。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