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保險公司2024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暫告一段落。11月4日,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除個別險企因特殊情況未公布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外,多數財險公司的“成績單”已出爐,共有84家財險公司披露了三季度業績數據。
整體而言,財險公司盈利能力依然呈現較強的馬太效應,頭部公司盈利占比高,這說明中小財險公司盈利壓力依然不小。對這一現狀,多位受訪專家認為,中小財險公司在公司戰略上要切入細分賽道,實現差異化發展。
超七成財險公司盈利
從綜合利潤表現來看,在自然災害頻發的今年前三季度,財險公司依然實現了盈利規模的兩位數增長。
前三季度,納入統計的84家財險公司共取得凈利潤約507億元,同比增長13.6%。保險業務收入方面,84家財險公司共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3萬億元,同比增長約6%,略遜色于凈利潤表現。
雖然整體盈利規模和增速水平都不低,但具體到單個公司則“有人歡喜有人愁”。84家公司中,有63家表現為盈利,數量占比超七成。另外21家為虧損,各家公司虧損規模并不大,僅永誠財險一家虧損規模超過了2億元,前三季度合計虧損2.4億元。
剛剛“起步”的比亞迪財險頗受業內關注,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財險保險業務收入達到了5億元規模,但其綜合成本率等指標還處在畸形狀態。比亞迪財險解釋稱,由于缺少歷史業務轉回,導致本年度已賺保費為負值,進而導致綜合成本率為負數,隨著經營周期的逐步進展,綜合成本率等將逐漸轉變為正值。
當前,財險行業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今年前三季度,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合計實現凈利潤達417.7億元,可以說拿走了財險市場八成利潤,而剩下的一眾財險公司爭奪剩余的20%利潤空間。
其中,還有一些中型財險公司,諸如國壽財險、眾安財險、英大財險、陽光財險等,憑借自身的業務特色或股東優勢,穩居行業“第二梯隊”,獲得了行業約10%的利潤,馬太效應在財險業愈演愈烈,大中型公司的規模效應持續顯現,意味著中小險企的生存空間承壓。
“頭部險企市場集中度高,盈利能力強,是行業整體的利潤來源及價值增長點。”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頭部險企擁有先發優勢,在品牌認知度和管理水平上都更加成熟,能夠在新興市場中迅速占據領先地位,形成一定的行業壁壘。同時,大型財險公司由于規模較大,能夠實現規模經濟,降低單位成本,從而提高盈利能力。
對于市場上的中小主體,尤其是缺乏股東資源的中小財險公司來說,如何直面如今的市場競爭?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表示,面臨多重考驗的中小財險企業更應該專注細分市場,培養核心競爭力,深耕專業化服務,研發契合市場需求的定制化保險方案,增強客戶黏性和市場吸引力。在經營過程中實施嚴格成本控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運作效能。
過半險企承保虧損
不同于人身險公司十分依賴投資端表現,財險公司能夠從承保端獲得一定利潤,所以對投資市場的反應并不敏感。
在前三季度部分壽險公司依靠投資賺得“盆滿缽滿”的情況下,很多財險公司卻未能跟緊投資節奏。前三季度,84家公司中,48家公司投資收益率較去年下降,甚至有個別公司表現為負數。也就是說,過半財險公司面臨著投資收益率下滑的壓力。
除了投資收益率,影響保險公司凈利潤的還有綜合成本率。該指標包含公司運營、賠付等各項支出,由費用率和賠付率組成,是保險公司用來核算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也是衡量財險業盈利能力強弱的主要標準。綜合成本率越低說明財險公司盈利能力越強。
從綜合成本率來看,適用統計的83家財險公司中,有51家公司綜合成本率超過100%,這也就意味著這部分公司在承保業務方面出現了相應的虧損,而這一數字已經超過半數。
在低綜合成本率區間,主要是一些業務規模較小的外資財險公司和股東背景強大的財險公司,如日本財險、蘇黎世財險、中石油專屬保險、美亞財險等。在高綜合成本率區間,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前三季度,廣東能源自保、中遠海運自保公司等綜合成本率都超過了300%,這些險企具有很明顯的共性,那就是保險業務規模不大且專業性強。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這些公司綜合成本率普遍偏高,與其業務難成規模有關。這些公司專注于某些特定領域或行業的保險業務,例如信用保證保險、能源保險等,這些業務相對較小,但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和精細化管理,因此成本相對較高。此外,這些公司也可能面臨著更高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因為需要更多的營銷和人力資源來支持這些專業性強的保險業務。背后還有可能是由于風險管理水平不高,導致賠付率較高,從而影響了綜合成本率。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保類保險機構保障范圍相對聚焦,承保風險也更為集聚,當出現大額賠付時,會對綜合成本率產生“致命”影響。
北京商報記者 李秀梅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