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愿 北京報道
今年還有2個多月時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任務有望即將得到落實。
10月25日,人社部舉行2024年三季度新聞發布會,對于下一步社會保障方面的工作安排,人社部提到“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等。對比來看,二季度新聞發布會相關表述為“進一步研究完善個人養老金支持政策”,一季度新聞發布會相關表述為“研究完善個人養老金制度配套政策,做好全面推開前的相關準備工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日前從多位社保領域專家處了解到,人社部已就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的文件在業內征求過意見,對于主要政策安排和全面實施的時間做了安排。
2022年11月25日,人社部聯合多部門發布《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的通知》,標志著我國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實施。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參與個人養老金的人數已經超過6000萬人,且主要為納稅人群。
不過,從開展情況看,目前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呈現出“開戶熱投資冷、繳費意愿不高”的現象,不少業內專家進行過分析。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曾表示,居民不繳費的原因很多,包括經濟下行、收入減少、消費降級等。“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養老金收益率過低。將資金放在收益率更高的地方,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并不需要動員和教學。”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二級巡視員李德宏日前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推動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全球發展與中國機遇”平行論壇上也表示,從當前情況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發展還很不平衡。第三支柱中個人養老金制度剛剛起步,產品吸引力、服務便利性等方面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期從多位開立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并投資基金產品的人士了解到,隨著近期資本市場回暖,所投資的多個基金產品的收益率開始回正,但仍有個別產品處于虧損狀態,具體情況取決于投資時間。
平安證券非銀金融研究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0月20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共包括809款產品,儲蓄、基金、保險、理財產品數量占比分別為57.5%、24.6%、14.7%、3.2%;預計實際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總規模超過582億元,儲蓄、基金、保險、理財產品規模占比分別約68.7%、12.0%、11.2%、8.1%。
就個人養老金理財而言,銀行理財登記中心7月10日曾披露,目前市場上共有19家商業銀行代銷23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超47億元。
興業研究針對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多、繳存少”建議,在當前我國金融機構的數字化水平下,金融機構之間賬戶的互聯互通并不是難題,因此需要監管機構制定相關政策,引導我國養老金二、三支柱互通,促進養老金服務機構之間市場化競爭、形成服務生態。包括修改《企業年金辦法》等制度規范,明確允許我國養老金二、三支柱資金轉移;做好養老金第二支柱與第三支柱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銜接安排;推動養老金二、 三支柱進一步市場化競爭,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養老財富管理服務等。
“對于廣大非個稅納稅人群,取消參與個人養老金領取時繳納3%個稅的要求,減輕中低收入人群、靈活就業人群負擔,增強第三支柱吸引力。”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蔡希良日前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建議。
個人養老金業務施行賬戶制,由此商業銀行至關重要,相關的業務既包括賬戶開立,也有產品開發、銷售、投資、代銷等。作為配套政策,金融監管總局已先后發布過《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關于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針對個人養老金制度特點,研究完善個人養老金業務相關監管規則,進一步優化產品供給。”金融監管總局人身險司相關負責人今年1月還表示。
一家頭部商業銀行養老金融部人士認為,為提升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收益率和吸引力,可以逐步從單一的產品導向模式過渡到綜合性的養老計劃管理模式。這樣做不僅有助于更有效地進行資金配置和管理,還能確保養老資金收益的長期性和穩健性。
“不同銀行在發展重點、覆蓋區域、業務優勢等方面具有一定差異,通過引入更多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進入個人養老金市場,可以建立良性競爭關系和優勢互補體系,進一步豐富服務內涵、擴大服務半徑、推動服務創新,有利于個人養老金業務健康發展。”對于不少中小銀行擬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上述銀行人士表示。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