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保險公司能以“宣傳內容與正式合同內容不一致”為由拒賠嗎?
為了提升購買率,有的保險公司開始在廣告宣傳上下功夫,往往通過天花亂墜的宣傳內容,“誘導”消費者掃碼直接簽約、購買保險。然而,宣傳內容和合同內容并不完全一致,投保人要求理賠時,保險公司便拿出數十頁的保險合同,以“宣傳內容并無法律約束力”為由拒賠。

這種情況下,投保人還能依據保險宣傳的內容要求保險公司承擔責任嗎?
案情簡介
某保險公司宣傳單載明:該“短期靈活就業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險期間為自投保起12小時。保險金額最高20萬元,每次事故免賠額100元,賠付比例80%。理賠時,無需提供安監證明、無需工傷認定書、無需高空作業證、無需核實是否佩戴安全繩、無需特種作業證、理賠時無需劃分責任、不分是在單位還是上下班途中、不追究投保時和出險時職業類別是否一樣。

工人小李在某日工作前,通過掃描宣傳單上的二維碼,線上購買該保險。當天,小李在作業時不慎受傷,共支出醫療費近8萬元。事發時,安全措施并未完全到位。
保險公司拒絕小李的理賠,表示:保險宣傳單的性質屬于要約邀請,其目的在于宣傳商品或者服務的優越性,并以此促使顧客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沒有法律約束力。投保人掃描二維碼后,仍需與保險公司簽訂正式保險合同。該保險的正式合同里,表明了從事相應作業時必須做足安全措施,否則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

小李向法院起訴,要求保險公司支付其支出的醫療費近8萬元。傷殘賠償金等其他損失待鑒定后另行主張。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中,保險宣傳單就承保范圍、保險期間、投保方式、保險金額等內容作出了明確約定,且掃描附后的二維碼即可完成投保,符合法律規定的要約的特征,其性質應為要約而非要約邀請,其內容應成為保險合同的內容。
基于對投保人信賴利益的保護及法律對合同條款存在不同理解時的處理規則,在保險宣傳單與保險合同記載內容不一致時,合同內容應按照有利于投保人原則,以保險宣傳頁記載內容為準。該保險公司應按照保險宣傳單記載內容,向小李支付保險金6萬余元(醫療費的80%)。
法官說法
保險廣告的內容能否作為理賠依據,關鍵在于保險廣告的性質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對于內容包括承保范圍、保險期間、投保方式、保險金額等構成保險合同的主要條款、表明經投保人同意即可訂立保險合同的保險廣告,其性質應認定為要約,其內容應成為保險合同的內容,保險公司不能主張“廣告僅供參考”。

反之,對于僅作一般性、概括性宣傳,不包括構成保險合同的主要條款、未表明經投保人同意即可訂立保險合同的保險廣告,其性質應認定為要約邀請,對保險公司不具有約束力。投保人在投保時仍應擦亮眼睛,仔細閱讀保險條款,對有疑問的部分,及時要求保險公司進行說明。
對于性質為要約的保險廣告,其內容與保險合同內容不一致時,若保險公司未能舉證證明已就保險廣告內容與保險合同不一致這一事實向投保人進行充分提示說明,則應按照保護投保人信賴利益原則及有利于投保人原則進行處理。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條 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四百七十三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債券募集辦法、基金招募說明書、商業廣告和宣傳、寄送的價目表等為要約邀請。
商業廣告和宣傳的內容符合要約條件的,構成要約。
第四百九十八條 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
來 源:平頂山中院
策 劃:趙傳保
原標題:《保險公司能以“宣傳內容與正式合同內容不一致”為由拒賠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