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合眾人壽的分紅險和萬能險所支付的現金流量大于所獲得的現金流量,面臨非常嚴峻的給付壓力。
文/每日財報 栗佳
此前因“陷于”地產泥淖而致2021年虧損超5億、2022年虧損超20億、2023年虧損約12億,三年累計虧損超38億元的合眾人壽,如今過得怎么樣了?
近期,隨著合眾人壽對外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得以讓我們窺見其今年上半年整體經營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合眾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21.54億元,同比下降7.6%;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虧損1.73億元,轉為盈利2.11億元。從報表上看,終于扭虧為盈。
衡量一家保險公司賺錢能力是否足夠強大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合眾人壽也從去年同期的-13.97%增長至如今的5.43%,這說明其賺錢能力暫時重回正軌了。
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合眾人壽投資收益率與去年同期相當,僅同比增長了0.01個百分點至1.28%;綜合投資收益率增長不錯,達到了5.14%,同比提升了3.25個百分點。
那么,除了業績核心指標喜憂參半之外,今年以來合眾人壽人身險業務發展得如何了?此前一直被市場關注的償付能力“亮紅燈”的情況有所改觀嗎?
分紅險和萬能險賬戶業務凈現金流由正轉負
壓力幾何?
在合眾人壽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中,還有兩個指標非常值得我們深入探討,那就是分紅賬戶業務凈現金流和萬能賬戶業務凈現金流,我們能透過相關數據感知到合眾人壽分紅險和萬能險業務發展情況。
《每日財報》通過對比該公司2023年及2024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數據,發現這兩項指標直接由正轉負了,也意味著這一年多時間里,合眾人壽的分紅險和萬能險所支付的現金流量大于所獲得的現金流量,面臨非常嚴峻的給付壓力。
先來看該公司的分紅險經營情況。眾所周知,分紅險是保險公司將其實際經營成果優于定價假設的盈余,按照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人壽保險。
分紅險客戶最終的長期累計收益差異則主要看保單有效期的實際分紅,而實際分紅和產品銷售的計劃書和產品說明書中不確定的分紅利益演示,則主要可以通過每年公布的分紅實現率來參考,因此可以簡單理解為分紅實現率的高低,間接代表著客戶最終利益的高低。
《每日財報》整理合眾人壽2022年度及2023年度分紅險實現率后發現,所有39款現金分紅險產品的現金紅利實現率,兩年來均未超過100%。在2022年度,這些產品大多數現金紅利實現率的數值約在50%-75%之間,平均值為69%。
而到了2023年度,該公司分紅實現率下降非常明顯,大多數產品現金紅利實現率僅為25%,平均值更是少的可憐,只有23%,與去年披露的數值形成鮮明對比。這其中,還有三款分紅險產品現金紅利實現率竟低于個位數,均為9%,它們分別是:臺眾恒盈一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合眾安盈人生年金保險(分紅型)、合眾安盈一生年金保險(分紅型)。
在分紅險實現率如此低的境遇下,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合眾人壽分紅賬戶業務凈現金流為-3.26億元,而這一數值在2023年同一時期為1.94億元。也就是說,在這一年的時間周期里,該公司分紅賬戶業務凈現金流持續承壓。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是因為合眾人壽有大量分紅險產品進入償付期需要支付分紅,而從目前公布的產品來看,幾乎都為現金分紅型產品,微薄收益不足以覆蓋住大額分紅支出,這才導致了該公司分紅賬戶現金流持續為負值。
同樣的,我們再來看該公司的萬能險情況。根據在合眾人壽官網的查詢數據,我們對比發現,自今年開年以來,該公司的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持續走低。比如,2024年1月份合眾人壽旗下30款萬能險產品年化結算利率介于2.5%-3.8%區間。
而到了7月份,這些萬能險產品年化結算利率卻是肉眼可見的在縮減,均沒有超過3.3%,大多數集中在2%-3%區間,而有一款名為“合眾金裕五號兩全保險(萬能型)”產品,其保單生效日在2019-12-31(含)前,以及在2020-01-01(含)至2020-12-31(含)之間的保單年化結算利率是所有產品中最低的,僅為1.75%,而這一數值在1月份的時候還為2.5%。
隨著萬能賬戶利率的下調,萬能險產品的到期給付壓力加大,直接影響了合眾人壽財務表現。數據顯示,該公司的萬能賬戶業務凈現金流直接從2023年二季度末的2.21億元,大幅降至如今的-24.78億元,降幅不可謂不厲害,尤為值得警惕。
連續15個季度被評為C級
償付能力依舊不達標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金融監管總局及其派出機構將通過評估保險公司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結合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對保險公司總體風險進行評價,確定其風險綜合評級,分為A類、B類、C類和D類,并采取差別化監管措施。
對于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但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流動性風險中某一類或某幾類風險較大或嚴重的C類和D類保險公司,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及其派出機構應根據風險成因和風險程度,采取針對性的監管措施。
在目前已披露2024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60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中,有華匯人壽、北大方正人壽、三峽人壽和合眾人壽這四家機構償付能力未能達標。
而合眾人壽更是這四家中償付能力“不達標”時間最長的,要知道早從2020年四季度開始,該公司的風險評級已連續15個季度被評為C級。
對于被評為C類的主要原因,合眾人壽在報告中表示,是由于公司操作風險較大導致,針對該類問題,按照既定的整改方案,公司將逐步推進相關整改工作。
然而,實際上這樣的表態更像是“復制粘貼”一般,自2021年起幾乎每個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就能看到一模一樣的表述。換言之,三年過去了,合眾人壽自身償付能力情況還在原地打轉,仍未有好轉跡象,可謂“積重難返”。
針對此種情況,合眾人壽在今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則表示,公司在上半年采取了一系列風險管理改進措施。一方面,持續健全完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體系,根據監管操作風險管理新規,結合內部管理要求,公司全面梳理了操作風險管理架構、職責分工、基本管理流程與管理要求等,修訂下發操作風險管理辦法及管理細則。另一方面,對于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自評估、風險自查及經營過程中發現的風險問題,責任部門均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并按計劃逐步整改,同時風險管理職能部門定期追蹤整改進度,并向管理層匯報。
再來看充足率指標,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合眾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02.78%、177.03%,雖然均較一季度都有所提升,但根據其預測,下一季度公司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將分別降至98.2%、169.73%,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合規經營問題頻發被罰,退保情況較為嚴峻
除了業績承壓及償付能力不達標外,合眾人壽的合規與內部管理問題也較為突出。
據該公司官網的介紹,起名“合眾人壽”的意義在于秉承“和合”的傳統理念,以最好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客戶。但是從現實境遇來看,近一兩年來自監管部門的頻繁處罰和消費者的投訴無一不表明,合眾人壽距離理想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發布的處罰信息,《每日財報》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合眾人壽已收到近10張罰單,總計罰沒金額超100萬元。違法違規行為包括“欺騙投保人、誘導保險代理人進行違背誠信義務的活動”;“欺騙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制提供虛假資料”,以及“使用含誤導性表述的產品宣傳資料對代理人進行培訓”等。
拉長時間線來看,2022年和2023年合眾人壽分別被監管部門處罰了13次、25次。
當然,除了頻繁遭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合眾人壽在消費端反饋方面也表現不佳。根據國家金管總局湖南監管局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轄內保險消費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情況通報,人身保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中位數約0.95件/億元,而合眾人壽卻高達3.73件/億元,億元保費投訴量排名第三位。
該種情況反映到合眾人壽最新退保金和退保率上則更為顯著,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公司綜合退保率達到了2.75%,較一季度環比上漲了1.2個百分點。其中,有一款名為“合眾附加壹號重大疾病保險(尊享版)”產品,雖然在第二季度退保規模并不高,為39.02萬元,但是當期的退保率卻是最高的,達到了61.48%。
而在退保金方面,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合眾人壽退保金額居前三的產品,本年退保規模合計超過了20億,約為20.21億元,占當期保險業務收入的16.63%。而且這三款產品均為以上我們重點提及到的萬能險,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隨著萬能賬戶利率的下調,合眾人壽萬能險也遭遇了較大規模的退保潮。
總的來看,合眾人壽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并沒有給市場太多的驚喜,雖然凈利潤由虧轉盈,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其當下面臨著相當大的保險產品給付和退保壓力,以及這么多年來償付能力不達標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因合規內控問題而引發的被監管頻繁處罰情況,也值得合眾人壽長期深思和重點解決的方面。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