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金融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對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的經營條件進行了修訂與完善。
“這里包含兩類業務:一類是傳統財產保險業務在互聯網渠道銷售,比如很多公司都在通過自營或者第三方平臺小程序銷售家財險;另一類是互聯網場景下產生的創新型業務,比較典型的就是退貨運費保險、航延險等。”一位財險公司人士對記者介紹。
備受業內關注的是,通知對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提出了門檻要求。具體包括:最近連續四個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最近連續四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B類及以上;金融監管總局規定的其他條件。
根據今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摘要,富德財險、安華農險、都邦財險、珠峰財險、前海聯合、渤海財險、華安財險7家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為C,安心財險風險綜合評級為D。也就是說,從風險綜合評級來看,這8家財險公司不能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
“在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兩個要求上,行業絕大部分財產保險公司是能夠滿足要求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行業有80多家財產保險公司,這8家風險綜合評級不達標的公司占比不到十分之一,行業大部分財產保險公司都是可以繼續開展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的。
險企人士表示,目前,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的種類包括企業經營中斷險、信用保證保險、新市民專屬保險等,這些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群體的特定需求,如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滿足新市民保險保障等。但保險公司在經營中出現了風險管控不到位、線下服務能力不足、業務經營不合規不審慎、產品銷售誤導以及投訴舉報集中等問題,所以引發了此輪監管規范。
提出約束性要求的同時,通知也對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鼓勵發展的方向進行了明確。通知明確,支持財產保險公司依托互聯網特定場景開發小額分散、便捷普惠的財產保險產品。
一位保險公司人士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各行業都衍生出很多新的業務場景,相應的風險保障需求并未得到滿足。通知這一要求,正是鼓勵保險公司針對新技術、新場景研發保險產品,更好滿足各行業主體的保障需求,支持科技創新。
此外,通知還對財產保險公司自身的線上化轉型提出要求。金融監管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監管部門立足財產保險行業線上化水平顯著提升的發展實際,支持財產保險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鼓勵中小財產保險公司在合規經營、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通過互聯網方式創新探索,以更高水平服務新興經濟和社會民生。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