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25日訊(記者 夏淑媛) 又見險資出手舉牌。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7月22日,瑞眾人壽增持龍源電力(00916.HK)526萬股,每股作價7.45港元,總金額3918.7萬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數目約為1.66億股,持股比例達5%,觸及舉牌線。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在經歷7年遇冷期后,近兩年險資舉牌明顯回暖。2021-2023年,險資年度舉牌次數分別為1次、6次、14次,而2024年至今,險資已7次出手,舉牌熱情延續上升趨勢。
中華保險研究所首席保險研究員邱劍表示,從投資策略來看,現階段權益市場資產估值處于相對底部區間,此時舉牌屬于逆向布局,能夠充分發揮險資久期長的優勢,而且有機會獲得較為可觀的長期回報。其建議,在低利率環境下,險資應加強對利率中期趨勢的前瞻研判,在強化資產負債匹配前提下,增強收益防護墊,防止再投資與利差損風險。
瑞眾人壽增持龍源電力港股股份
作為資本市場一只不可或缺的重要投資力量,險資的調倉動態備受投資者關注。
港交所最新資料顯示,7月22日,瑞眾人壽增持龍源電力526萬股,每股作價7.45港元,總金額約3918.7萬港元。增持后,瑞眾人壽最新持股數目約為1.66億股,持股比例為5%。
據了解,龍源電力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以開發運營新能源為主的大型綜合性發電集團,現隸屬于國家能源集團。
2009年,龍源電力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并于2022年在A股上市,成為國內首單H股新能源發電央企回歸A股、首單五大發電集團新能源企業登陸A股資本市場、首單同步實施換股吸收合并、資產出售和資產購買項目。
目前,龍源電力擁有風電、光伏、生物質、潮汐、地熱和火電等電源項目,其業務分布于國內32個省區市以及加拿大、南非、烏克蘭等國家。截至2023年底,龍源電力控股裝機容量為35593.67兆瓦。
今年一季度,龍源電力營業收入98.77億元,同比增長0.1%;歸母凈利潤23.93億元,同比增長2.47%;基本每股收益0.2839元,同比增長4.07%。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增持龍源電力達到舉牌線,是險資踐行長期投資理念、回避短期股票差價炒作、推進上市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發揮保險資金耐心資本作用的重要體現。
耐心資本年內7次舉牌多家上市公司
事實上,瑞眾人壽舉牌龍源電力只是險資舉牌熱情回升的縮影。
據悉,在經歷2021—2022年的冷淡期后,近兩年險資舉牌明顯回暖。2021-2023年,險資年度舉牌次數分別為1次、6次、14次,而2024年至今,險資已7次出手,舉牌熱情延續上升趨勢。
具體來看,2021年,險資舉牌僅1例,即中國人壽通過QDII賬戶出資方式參與中國華融非公開發行H股。
2022年雖有4次險資舉牌,但有2例為被動舉牌,不涉及險企出資。另有2例主動舉牌,分別為中國太保聯合控股子公司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天齊鋰業港股首次公開發行,以及太平人壽增持工商銀行港股。
2023年,險資全年舉牌次數高達14次,其中以H股占比居多。而2024年至今,包括瑞眾人壽增持龍源電力在內,年內險資舉牌達到7次。
某保險資管公司首席風險管理執行官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險資舉牌再現熱潮,一方面是監管層鼓勵險資積極入市。
“從政策角度看,監管陸續出臺文件鼓勵保險業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比如,下調投資滬深300指數成分股的風險因子,下調科創板上市普通股票的風險因子,下調投資公募REITs未穿透的風險因子,其實都是在引導保險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險公司的資本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在存款利率下行、債券收益率和非標資產收益率下降的情況下,險資也有通過配置權益資產來增厚其整體投資收益的需求。
舉牌關注“新能源+環保+基建”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相比,近年來險資舉牌不再與萬能險賬戶有關,而是大多來自自有資金或保險責任準備金等,資金來源更多元。
從舉牌方向來看,今年險資舉牌標的高股息、低估值特征明顯,且大多為行業龍頭,或具有壟斷(自然壟斷或政策壟斷)屬性及現金流較好等特點,在行業選擇上對新能源、環保、基建等領域配置力度較大。
例如,此番瑞眾人壽的舉牌標的——龍源電力就被譽為“中國新能源第一股”。今年1月,紫金保險舉牌的華光環能則是一家環保類公司。
從長城人壽來看,該公司年內5次出手,分別舉牌無錫銀行(600908.SH)、江南水務(601199.SH)、城發環境(000885.SZ)、秦港股份(3369.HK)、贛粵高速(600269.SH)。
長城人壽表示,將致力于對基礎設施領域投資、民生領域投資、能源領域投資的安全資產進行深度研究,積極布局港口、高速公路、能源、水務、環保類上市公司,并將ESG和新質生產力作為重點投資方向。
邱劍表示,從投資策略來看,現階段權益市場資產估值處于相對底部區間,此時舉牌屬于逆向布局,能夠充分發揮險資久期長的優勢,而且有機會獲得較為可觀的長期回報。
其建議,在低利率環境下,險資應加強對利率中期趨勢的前瞻研判,考慮負債增長趨勢,可以擇機加大長久期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
對此,險資可以抓住國家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機遇,在長期、超長期限利率債品種上增加配置,并力求精準把握利率中樞高點,拉長資產久期。在強化資產負債匹配前提下,增強收益防護墊,防止再投資與利差損風險。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