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9月21日,“2023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會上,主辦方中國銀保傳媒聯合國際知名咨詢機構普華永道發布了《重塑生態—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探索》(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確定選題確定到調研編寫歷時半年,探討了在三醫聯動持續變革和保險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商業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的現狀與掣肘,并對產業鏈各環節如何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融合創新發展之路提出建議。普華永道中國醫療健康咨詢合伙人李燕姝對《報告》進行解讀。
適配本土特色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尚待完善
近年來,商業健康險在整體規模及產品內容上有極大提升;民眾的健康意識進一步提升,對商業健康險及健康管理的認可度逐步提高;健康管理產業加速發展,為商業健康險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當前“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已成業內共識,在政策支持下,保險企業通過構建“健康險+健康管理”體系模式把握藍海市場的機遇已至。
如何把握機遇?《報告》認為,一方面,要借鑒成熟市場“健康險+健康管理”的成功要素。通過總結德國等國家成熟市場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的發展歷程發現,“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成功的深層原因集中體現在保險與健康服務網絡融合、層次化產品體系及數字化平臺賦能、完善的產業生態及多層次服務下的長尾效應,即通過完善的產業服務生態充分覆蓋、精準對接客戶需求,同時利用數字化平臺及數字化工具提升運營服務效率,控制業務成本,實現產業鏈內價值聯動與轉移。
另一方面,要完善適配本土特色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報告》認為,現階段我國醫療保險健康生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需更多實踐融合,商業健康險和健康管理相結合的產品及服務還未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行業數字化應用及平臺構建、數據聯通水平有待提升,保險企業對商業健康險的運營創新能力仍需加強。
“健康險+健康管理”未來融合發展四點建議
針對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機遇與挑戰,《報告》建議,“健康險+健康管理”未來融合發展可以嘗試從以下四點切入。
一是從慢性疾病等專病切入,構建垂直化醫療服務體系。慢病患者群體龐大,對各類醫療保障和健康管理需求迫切,醫療開支也更為頻繁。商業健康險及健康管理可以由特定病種的健康管理及健康險入手,通過建立專病服務網絡或者與特定醫院合作逐步深入參與到客戶慢病管理中,由點到面提供深度保障服務,積累健康數據,為創新產品、估算風險和定價等保險業務提供支撐,同時可以與醫院合作探索提供組合優惠服務產品,與健康科技公司合作研發健康管理應用程序、可穿戴設備等,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健康建議,提高客戶黏性與滿意度。
二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群體構建全產業鏈醫療保障服務體系。步入老齡化社會后市場中對醫療養老及護理需求日益增長。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探索“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模式,構建“醫+養+護”全產業鏈服務保障體系。將健康險產品與專業的長期護理服務、定制的健康管理方案、互動健康平臺等服務內容相結合,打造面向老齡群體的保險與健康管理服務融合方案。
三是通過數據管理分析平臺,賦能“健康險+健康管理”新模式。通過數字化手段,保險公司可以在定價、精準營銷、風險管理、理賠安全、產品創新、運營優化等方面獲得決策依據。保險公司對于健康險及健康管理數字化管理平臺的搭建,除了需要和醫保局、醫療機構、再保機構數據聯通,更要構建自有體系的內部數據體系標準,將已有保險業務數據和健康信息進行綜合分析,鏈接整合形成健康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全面的醫療保障服務。
四是打造自身醫療保險健康生態圈,構筑企業護城河。以保險業務為原點,聚焦創新產品落地,通過與醫藥企業、醫療機構、護理機構、健康管理等合作,實現全流程醫療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相融合,建立自有醫療保險大健康生態圈,打造自有品牌的健康險及健康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加大行業話語權,構筑企業護城河。
“2023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大會”由中國銀保傳媒、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主辦,深圳市龍華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金融工作局)支持,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族衛生協會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華瑞同康生物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協辦,深圳市艾倫斯文精準醫學研究所承辦。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