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傘聯合南開大學發布最新健康與養老保險行業報告:健康險保障額度建議與家庭年收入相匹配 個人養老保險成規劃老年階段資金需求“利刃”
中國網財經9月8日訊(記者郭偉瑩)9月7日,由小雨傘保險經紀聯合南開大學共同推出的《2022健康與養老保險保障指數測算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天津南開大學正式發布。這也是自2019年小雨傘與南開大學聯合成立“互聯網保障指數實驗室”后發布的第四期報告。
報告指出,31-35歲區間以“四二一”為主的家庭結構健康險的保障情況最優。同時,健康險保額占家庭年收入的15-20倍比較合理,這既不會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也能讓家庭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健康沖擊,為維持現有的生活狀態提供較充分的保障。
《報告》指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現收現付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能面臨著較大的支出壓力,需要民眾在年輕階段就將個人養老進行提前規劃。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險投資堅持長期主義,投資收益率高于普通的銀行存款,是中等收入群體規劃自身老年階段資金需求的一把“利刃”。
健康險保障額度建議與家庭年收入相匹配
報告指出,健康險保額占家庭年收入的15-20倍比較合理,這既不會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也能讓家庭更好地應對可能發生的健康沖擊,為維持現有的生活狀態提供較充分的保障。
在今年最新的報告中,著重對健康和養老保險保障指數進行了測算,報告從多個角度對受訪者的健康保障情況進行了調研,發現31-35歲區間以“四二一”為主的家庭結構健康險的保障情況最優。
具體從受訪者婚姻狀況劃分來看,受訪人群中已婚有孩子的群體健康保險保障情況最優,其次是單身無孩子的群體。可見,已婚家庭在孩子出生后抗風險意識加強,更重視自身健康狀況及醫療支出、注重家庭健康保險保障的補足;獨身者有相對更多的精力用于健康管理和資產配置,因此健康保險保障也較充分。而單身有孩子的群體健康保險保障在較低層次水平,由于家庭財務負擔較重而在健康保險保障方面有所忽視,可能面臨災難性醫療支出帶來的家庭財務脆弱性問題。
另一方面,從年齡段劃分來看,受訪人群中31-35歲年齡段為健康保險保障情況的最優區間,是“四二一”核心家庭中主要勞動力的年齡分布,也代表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健康保險保障較充分,保險公司或可繼續加大特定人群專屬健康險產品創新。相較2021年,各年齡段健康保險保障得分均有所提高,26-40歲年齡段提升幅度最大,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抗風險能力,降低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發生概率。
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和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大了獨生子女家庭及“四二一”結構家庭的財務風險。從報告調研結果來看,隨著經濟實力的積累,以家庭為單位的風險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有所提升。
我國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持續擴大,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建設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民生保障安全網,社會保障能夠保障人們在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時的基本收入和基本醫療不受影響,消除后顧之憂。同時也要看到,在城鎮化率不均、人口老齡化加快、就業方式多樣化背景下,商業保險是居民健康與養老保險保障的有力補充。
個人養老保險是規劃老年階段資金需求的一把“利刃”
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障制度是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補充,以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養老保險“三支柱”制度體系。《報告》指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現收現付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能面臨著較大的支出壓力,需要民眾在年輕階段就將個人養老進行提前規劃。
根據人社部數據顯示,2018-2021年,我國財政社會保障資金累計支出14.88萬億元,年均增幅7.4%,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從2018年的14.9%提高到2021年的16.6%。此外,個人賬戶基本為空賬運行,民眾的繳費激勵性不足。《報告》指出,根據世界銀行的測算,要想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養老金替代率需要不低于70%。而目前我國城鎮職工養老金的平均替代率大約為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46%。隨著我國老齡化、少子化的加劇,社會養老負擔沉重,基金給付壓力會進一步增大。根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預測,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到2035年或將耗盡。
《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企業年金基金總額達到2.87萬億元,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量為12.8萬家,僅占2178.9萬個法人單位的0.59%;參保職工數3010.29萬人,占46773萬全國城鎮就業人員的6.44%。且近幾年受疫情影響,整體投資收益下行。而未來5-10年中國約有8-10萬億的養老金缺口,缺口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給我國未來養老保障帶來較大的壓力。《報告》指出,第一、二支柱的不足,需要第三支柱盡快發揮其養老保障的補充作用。
在我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險以商業養老保險為主,主要包括傳統商業養老險(養老年金和增額終身壽)、稅延型養老保險和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三類產品各有優劣,差異主要在于積累與領取模式、預期收益以及是否享受稅優政策的不同。《報告》指出,盡管有國家推動,市場需要,時代呼喚,但我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譬如“稅優政策激勵效果有限、產品覆蓋面有限,綜合服務不足、民眾認知存在偏差,擔心收益水平等政策端、供給端、需求端的多重困境。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已達4億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8%。我國中等收入群體主要是工薪階層,工資性收入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財富積累的方式以個人儲蓄和家庭儲蓄為主。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險投資堅持長期主義,投資收益率高于普通的銀行存款,是中等收入群體規劃自身老年階段資金需求的一把“利刃”。
不僅如此,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已超過90%。然而,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新市民”群體仍有大量比例人員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人左右,約占全國總就業的27%,這類人群未來的養老保障,也需要提早規劃。
《報告》指出,第三支柱能夠下沉、觸達并覆蓋到規模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和靈活就業人群——個人養老保險的本質是帶有儲蓄性質的養老金制度,非常適合覆蓋中等收入群體、靈活就業人群等廣大工薪階層和“新市民”群體,投保個人養老保險并進行繳費,可為將來的老年生活添加一份財富保障。
0人
- 每日推薦
- 股票頻道
- 要聞頻道
- 港股頻道
- “機構舉報游資”?傳聞求證:不實
- 國家統計局: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主要經濟指標回升明顯
- 寧德時代自研機器人并接觸多家外部公司
- 機構論市:AI催化下影視、游戲板塊或迎業績+估值雙重修復
- 鮑威爾放鷹:美聯儲無需急于降息!
- 中信證券:資產保值增值為股市客戶核心痛點 高客與大眾需求明顯分化
- 騰訊推出AI搜索ima 機構看好科技產業圍繞AI展開(附概念股)
- 11月15日盤前停復牌匯總
- 大模型祛魅 AI應用時代腳步臨近